臺灣東北部地圖
雙連埤
蘭陽平原
臺灣東北部小縮圖
綠網全區一覽
東北部 Northeastern Region

保育重點

  • 維持平原與河口連續性濕地環境,以及冬季遷移性水鳥棲地
  • 改善與維護獨流溪環境,確保洄游生物廊道通暢與棲地品質
  • 維護山麓湧泉區的里山環境及生物

關注動物

麝香貓、食蟹獴、臺灣野兔、董雞、山麻雀、林鵰、黃魚鴞、環頸雉、遷徙性水鳥(如鷺科、雁鴨科、鷸鴴科等)、柴棺龜、中華青鱂、菊池氏細鯽、高體鰟鮍、臺灣梅氏鯿、大口湯鯉、洄游性生物(如日本鰻、鱸鰻、日本瓢鰭鰕虎、兔頭瓢鰭鰕虎、寬頷瓢鰭鰕虎、明仁枝牙鰕虎等)、臺灣扁絨螯蟹、印度刁蠻蟹、毛足圓軸蟹

關注植物

石龍尾、水社柳、水蕨、水虎尾、小埤薹、卵葉水丁香、大偽針茅、東方莢果、九州耳蕨、石薺薴、連萼穀精草、細葉金絲桃、水車前、禾草芋蘭、臺東鐵桿蒿、茵陳蒿、列當、芫花、紫芋蘭、臺灣白及

雙連埤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
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.林業試驗所.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

雙連埤位於宜蘭縣員山鄉,被譽為「水草天堂」,擁有豐富的濕地生態和國寶級水生植物。波光粼粼的埤塘、色彩繽紛的荷花池,以及悠然在筊白筍田間漫步的白鷺鷥,與翡翠樹蛙及臺北樹蛙等珍稀蛙類,展現了高度保育價值與純淨無汙染的自然環境。

雙連埤過去因水圳灌溉而繁榮,但隨著水圳失效及人口外移,土地逐漸荒廢;過度的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,也讓豐富的生態逐漸消逝。2017年起,在政府和NGO團體的協助下,透過里山倡議重建生態,喚醒了當地人對保育的重視。以友善耕作與生態系服務給付的推動,鼓勵農民改善農法,同時秉持「修舊如舊」的原則,完全依賴人力修復古水圳。

多元策略下,生態逐漸恢復。居民記憶中那個滿山盎然生命力的雙連埤回來了!曾經消失的虎皮蛙再次出現,與翡翠樹蛙、臺北樹蛙在夜晚的田間,奏響自然的和諧樂章。

如今,雙連埤已成為自然保育的熱土。居民們致力復育往日的自然風采,展現對土地的深厚情感。蜿蜒山道上的美麗景致,猶如世外桃源,充滿浪漫與夢幻的氣息。

蘭陽平原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
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.宜蘭縣生態農業發展協會

終年湛水的蘭陽平原,長久以來是候鳥的重要棲息地,尤其在冬季休耕期間,成千上萬的水鳥聚集於這片汪洋,但隨著宜蘭的快速開發,農地不斷消失,棲息地也大幅破碎,水鳥的數量和種類受到威脅。

自2018年起,與宜蘭縣生態農業發展協會合作,著眼具生態價值之水田濕地環境,從新南開始展開水鳥保育行動。透過友善耕種和生態系服務給付,進行休耕期田區再生、田埂加寬、植被經營、水位管理、米糠施撒等棲地營造,增加鳥類食源與棲息空間。

友善水鳥的水田面積持續增加,向外延伸至五十二甲、內城、季新等重要棲地。並在季新與養殖業合作,讓魚塭放水曬池時,成為候鳥喜愛的泥灘地。為腳短、不會游泳的鷸鴴類,以及大濱鷸、紅腰杓鷸、黑尾鷸、紅腹濱鷸等紅皮書鳥種,提供合適的休息站。

在水鳥保育的生態網絡逐步擴張之下,每年遷徙過境鳥類物種與數量漸漸增加。期盼在宜蘭整體棲地仍面臨開發壓力下,持續保護水田營造棲地,永續蘭陽平原的水鳥天堂。